Hi @luming.ma ,
I see you also posted the same question in English in our Community forum so I just replied on that post at
Thanks.
Hui
以下翻译自Hui Chen的回复:
通过在原始表面 8 和 9 之间的最后一个双胶合中添加厚度为 0 的空气表面, POP 报告的光束宽度在像面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从 ~5um (最后一个双胶合中没有空气间隔)到 10 um (包括 0 mm 的空气间隔)。如果您查看 P OP 传播报告,您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之间的引导光束信息也略有变化。
我查看了任何其他基于几何光线的分析,例如点图,波前图,它们在有或没有预期的虚拟 0mm 空气表面的情况下都是相同的。因此,这似乎表明 POP 算法,在处理从胶合透镜一到空气,然后从虚拟空气表面穿过玻璃的情况时,在探测光线的重建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并排比较传播报告,如果我们将端面设置为曲面 11 ,即双胶合的最后一个表面,您可以看到在两种情况下,曲面 11 上报告的光束宽度开始非常轻微地变化。这似乎证实了表面 12 上最终光束宽度的变化是由 POP 算法从玻璃穿过虚拟空气层然后又回到玻璃引起的。虽然波束宽度仅在表面 11 上显示出非常轻微的变化, 3mm 光束的变化为 0.3um ,但从表面 11 到表面 12 的 98 毫米的最后一次传播相当长,考虑到末端光束瑞利范围相对较短, ~0.132mm ,因此表面 11 上的 0.3um 起始光束尺寸变化可能会导致表面 12 处的较大光束尺寸变化。
当插入厚度为 0 的虚拟空气表面时, POP 探测光线组略有变化。更多关于探测光线的信息,可以在以下帮助文档路径中找到: The Analyze Tab (sequential ui mode) > Laser and Fibers Group > About Physical Optics Propagation > Propagation Through Arbitrary Optical Surfaces. 现在,我在想您是否可以尝试检查这个 使用光线传播到虚拟空气表面 9 上的下一个表面选项。启用此选项后,无论是否使用此空气表面 9 ,图像表面 12 上报告的光束宽度数值保持不变,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