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模擬同調長度(Coherence Length)的另一種方式

  • October 29, 2021
  • 0 replies
  • 443 views

Michael Cheng
Zemax Staff
Forum|alt.badge.img+2

在OpticStudio中,我們有下面的同調長度模擬功能。這個功能的基本原理是依據相應頻譜,亂數擾動每一條光線的波長來達到考慮頻譜的目的。

但在這篇文章說,我們要要紹另一種方法。這個方法假設不同波長的光線無法互相干涉。由於光波的頻率非常高,高過幾乎所有sensor能偵測的極限,這個假設基本上可以說是正確的。基於這個假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對於一個有多波長的光源,其干涉結果的計算其實就單純是每個波長各自把干涉圖案算出來後,直接把照度用對應權重相加。

下面有對於不同波長為什麼不同互相干涉,用比較數學的形式去解釋。

 

目前沒有工具可以分別計算個別波長的干涉圖形並相加,因此我們要利用MATLAB透過ZOS-API來自動化這一過程。各位可以打開附件的麥克森干涉儀的檔案如下。

注意光源的Coherence Length是設為0,這邊我們不使用內建功能,設為0代表關閉。

首先在允許OpticStudio被連結

下面螢光筆圈起來的地方需要使用者自己設定。

  1. detnum代表你要觀察繞射圖形的Detector Rectangle的物件編號。
  2. wavenum是光源的參數Wavenumber,建議是明確指定對應的波長編號,而不要用預設0。

     

  3. n_smooth的使用方式跟Detector Viewer中的同名參數一樣。

     

  4. wave_FWHM是高斯分布的半高全寬,我們這裡假設光源頻譜是高斯分布。一般來說這對於LED或LD都是大致正確的。
  5. wave_center是高斯分布的中心波長。注意因為高斯分布其實是在頻率空間,所以在波長空間中劃出來看起來會像是有點歪的樣子。

  6. spect_samp是你想要取樣頻譜的點數量。取越多越準確,但是越慢。

以下是模擬結果。

 

Enjoy!

Did this topic help you find an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0 replies

Be the first to reply!

Cookie policy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and personalize your experience. If you accept you agree to our full cookie policy. Learn more about our cookies.

 
Cookie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