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光学传播POP中,我应该如何计算光束的发散角?软件中有一个POPD的操作数么?
在物理光学传播中, POPD操作数不能直接返回发散角。
一个推荐的解决方案是在不同的距离处插入2个虚拟面,观察它们的光束尺寸r1和r2,然后根据传播时光束尺寸的变化来计算发散角。使用物理光学传播计算光束的大小,操作数为POPD, 数据一栏中X方向和Y方向的光束宽度对应的值分别为23和24。
对于一个旋转对称的系统,你只需要使用其中一个方向的宽度。
使用POPD Data = 23,你可以得到第一表面上的光束半径r1和第二表面上的光束半径r2。如果你测量的光束半径所在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是Δz,那么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方程来计算发散角:
如果你知道Δz的距离,你可以直接使用以下操作数:
计算表面6和7之间发散角的评价函数可以如下图所示:
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对于广义光束来说,“发散角”并不是一个被很好地定义的概念。
因为对于纯高斯光束,我们可以仅用波长、束腰和光束发散角来描述该光束。如果你在束腰附近有很大的瑞利范围,那么你几乎可以忽略束腰本身,只用发散角在瑞利距离之外的任何两个位置缩放束腰的大小,发散角的作用就像一个圆锥角。
当光束比纯高斯光束更复杂时,Siegman引入了M^2数来定义“实际光束比纯高斯光束发散快多少。如果在距离束腰许多瑞利距离之外,我们可以忽略束腰本身,你可以将 “有效散度” 考虑为M2*纯高斯散度。但是对于从任意位置到另一个任意位置的传播,发散角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量。这就是为什么POPD不直接报告光束发散角的原因: 因为光束确实不存在这样的特性。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in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We'll send you an e-mail with instruction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Sorry, we're still checking this file's contents to make sure it's safe to download. Please try again in a few minutes.
Sorry, our virus scanner detected that this file isn't safe to download.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and personalize your experience. If you accept you agree to our full cookie policy. Learn more about our cookies.
We use 3 different kinds of cookies. You can choose which cookies you want to accept. We need basic cookies to make this site work, therefore these are the minimum you can select. Learn more about our cookies.